对家,我永远有一份深厚的感情及依恋。我想,主要是母亲的关系吧?因为,她使我们的家成为个安乐窠、庇护所!我们从小就在爱及关怀下长大,我们的言行深受母亲的影响。
母亲,平平凡凡的样貌,瘦瘦高高的体形,黝黑的皮肤……言行可却一点也不简单!她不只永远是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伟大母亲;她更是我们敬爱的导师!同时,还是个贤淑与成功的妻子。
母亲是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父亲经常笑说她的脑袋就像个永远也掏不尽的宝囊!她又像有根魔捧似的,时常令人意想不到地,把废物变成有用的东西。她把家布置得舒舒适适,也很别致!而家,更是她手工品的陈列所。特出、小巧的摆设,羡然了到访的亲友,也因此声名远播……
闲谈间,爷爷告诉我们说,婚前父亲是个终日往外跑、家中常不见踪影的人;可是婚后却一下班就急不急待地往厨房里跑,成了个「馋嘴猫」,也兴趣浓厚地陪着母亲,把院子绿化起来,开始在舒适的环境里修身养性,身人愉快,更能专心事业。
无怪人家说,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往往有个贤内助。也许她是个可以共参谋的人,也许她只是个安分守己、量入为出的平凡人,但她能给他一个安祥又无后顾之忧的家,如他能安心进取。所以,父亲之有今日的成就,不能不说母亲也占有一份功劳。
想当初,父亲的生意受到打击,被人骗走一大笔钱时,曾经很消沉……母亲勉励他说:“心痛是心痛,可别太看不开。你就当作是自己烂睹输掉钱算了。反正,,你也从不睹钱,若真睹的话,何止输去这么一点点?”她的比喻,顿使父亲把损失看淡,埋头苦干,一切再从头做起。
每每在父亲情绪低落或感到灰心沮丧时,母亲只那么轻轻的一句:“别忘了,我们全靠你哦?你可千万要振作呵!”父亲立刻就会恢复信心与自尊,忽然发觉自己的重要,整个人也精神起来了。
我总认为母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拥有恰到好处的说服力,如果她是个职业女性的话,她一定比许多女性有更辉煌的成就以及特出的表现。有一天,我把我的感觉说了出来,父亲立刻点头道:“了错,你母亲以前的确是个很能干的职业女性。可是,她为了你们,只好放弃了事业。这倒是我们的福气,你们不必找补习老师,我不必请私人秘书。谁说她不是一身兼数职之伟大女性?”
不久以前,三妹刚生了一对双胞胎,找不到人带而被迫停下工作,心里感到很苦闷很矛盾。母亲向她开导说:“惠兰,这是不得已的事,如果环境许可的话,谁不想出外工作?谁没有抱负?现在,你若继续工作,对社会你只贡献个人的力量;可是你若留在家中,默默地做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神圣工作,以后就会有更多有为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你只要这样想,那你就会觉得你的牺牲是值得的。
“说是这么说,可是我总有些不甘心。”三妹听了母亲的劝导,无可奈何地说出心内的感受。
“惠兰,这是做人的责任,千万不可有不甘心的念头,否则委曲的心理一存在,不只会终日像魔影般影响着你的情绪,你往往会觉得做什么都不对劲,你会觉得很浮躁,因而也会影响家庭中每一份子的情绪。做个好主妇不要怨这怨那,应把失乐带到家庭中,才会有幸福的日子过。”
老实说,我真佩服母亲像有先见之明的思想和见解。也许她曾经有过这种心理负担,也曾克服了它。母亲也曾对我们说:“人生分好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看!现在你们日益长大了,我不是又能抽出时间来参与社会服务行列和策划开办一间幼稚目么?创业岂怕迟?只要有心人!”
在家的日子,我总觉得母亲就好像并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人。她专煮父亲及我们爱吃的菜,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买衣物给丈夫儿女倒很大方,自己却不舍得花费。她以我们的快乐为她的快乐,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心里不好过,她比我们更难过。
有一年,四妹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吃不喝、不言不笑,母亲劝道:“孩子,不要自责太深。须知,一个再勤劳的农夫,有时也会受到天时地不利的影响;或因一时忽略围芭的一个小洞,导至农作物遭受天灾或野兽的破坏而功亏一篑。”
母亲的确是个明理的母亲,她说话很有分寸,从不乱骂人,也不会胡乱指责我们,凡事讲道理,所快很能令人心服。当她发觉四妹对她的话一点反应也没有,她更心痛的一字一泪地说:“孩子,你们都是妈的好孩子,都懂得自己用功,从未令我多费心。妈知道你已尽力,不曾责备你。你若不再振作起来,叫妈怎能安心?你知道吗?你们是妈的心肝宝贝,你们的一言一笑都深深的影响妈妈,现在你悲伤,妈感同身受,而且更多一层担忧。孩子,为了妈,看开一点吧!”
结果,四妹感动得抱住母亲大哭一场,哭过之后,没事了!
有一回,二弟病重,也不知患的是什么病,群医束手,时而胡言乱语,时而神智不清!进了医院,吃药后,却又昏昏沉沉,不见清醒,母亲可急坏了。向来不迷信的她,不知怎的竟实了一大堆金银纸及香烛回家,当天参拜许愿:“苍天在上,小儿明明生命危在旦夕,若确是劫数已到,非去不可,望上苍体恤小妇人爱儿之心,准小妇人减寿以救小儿一命。”
当时,我虽年幼,可是这件事给了我很深刻、至今一直还不能磨灭的印象。尽管那是迷信,但它却剖白了父母爱子女之心,已到了不顾自我、不惜任何牺牲之境地。试问天下儿女爱父母之心,可比父母爱子女之情深?要写父母之爱,真是诉不尽、说不完、点点滴滴皆是爱……
母亲时常提倡孝道,她自己也是个孝顺父母及翁姑的人,以身作则,时常向我们灌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理念,经常教已婚的女儿,必对丈夫的父母如自已的父母,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丈夫有养育之恩。
对儿子,母亲却又有一套说法,她说男儿娶妻不在貌美而在善良与德行,有意无
意地暗示:“我没什么要求,一生守着孝道,只盼他日自己的媳妇对我,有我对翁姑一半之心已知足!
母亲对我们子女的要求高,对媳妇却很包容,她说:“媳妇说什么也不是自己教
养出来的,人人有不同的生活原生家庭,不可能样样合己意。”是以,她能与每个媳妇相处得很愉快,得以安享晚年。这与她的为人处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母亲已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到第二个世界去了。但是,她的音容风范永存不朽 。噢,母亲!母亲!我们对你有无限的思念,但愿你能听到我们心坎里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