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為了配合2010年7月1日至3日在香港舉行的“第八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決定出版《馬來西亞當代微型小說選》。專輯出版後,希望能在大會發予世界各國代表,希望馬來西亞更多的微型小說作品也能立足國際文學平台,激發互動。本人參與了多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也擔任了多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眼見華文微型小說創作在世界各地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義不容辭的承擔了主編的職務。我們徵得我國企業家丹斯裡拿督鄭福成局紳上議員的支持,答應捐獻馬幣2萬令吉作為《馬來西亞當代微型小說選》的出版經費。丹斯裡拿督鄭福成局紳上議員也曾於2006年贊助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馬幣3萬令吉出版《當代馬華作家百人傳》,如今又再給予大力的支持,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全體理事深表感激。
首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1994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院召開。由中國、新加坡、泰國的華文微型小說倡導者提議,由新加坡作家協會、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中心、聯合早報聯合主辦。中國、馬來西亞、日本、澳洲、菲律賓、泰國、印尼、新加坡以及港台各地與會者提呈交流論文近40篇,同時也決定以後每兩年輪值由各國各有關文學團體主辦。
第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1996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由泰國華文作家協會主辦。
第三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1999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由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主辦。
第四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2002年8月2日至5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於2002年8月3日在馬尼拉正式成立(2001年在新加坡正式註冊),以進一步加強各國華文微型小說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微型小說的創作與研究,提升世界各地華文微型小說的地位以及繁榮文學事業。
第五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200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研討會期間,進行了第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的理事改選。
第六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於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召開。會議期間,召開了理事會議,並進行了第三屆理事會的改選。
至此,創辦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前六屆先後於東南亞的新、泰、馬、菲律賓、印尼、汶萊等國舉行,經過十多年的路程,第七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終於2008年12月5日首次在中國召開,由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和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假上海好望角大酒店舉行,100多位來自海內外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與會者濟濟一堂。與會者高度評價了這幾年微型小說的創作與發展,認為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越來越成為真正的世界性的華文創作與研究組織。會議期間,進行了第四屆理事的改選,並議決第八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將在香港舉行。
自從“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的成立,以及“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在各地如期舉行,的確帶來不少迴響,讓海內外的微型小說作家,看到凝聚力,像凌鼎年秘書長,就是一位從第一屆到第七屆在不同國度主辦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都全程參與的微型小說專業戶,他就很強烈的表現了他對小小說的執著、自信,感動了很多與會的人!當然我們都不會忘記“世界微型小說研究會”首任會長黃孟文、現任會長郟宗培,以及四屆來自各國的理事們的共同努力,同時感謝各承辦國接力主辦研討會的籌委會成員。
自從有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讓我有機會參與及與世界各地名家一起開會切磋。我更感謝劉海濤微型小說評論家向我介紹了他的“劉海濤專欄”,通過網絡,我搜索及接觸到小小說無限廣闊的天空、提供了我一個很好的閱讀與學習平台。從“敏思博客”到“華文寫作在線”、到“小小說作家網”,直到“小小說閱讀網”這個小小說閱讀平台,讓我認識到小小說的緣起、發展進度、刊物、年選、獎項、教學、研究、作品、作者、學者、評論等等,中國確實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發展的核心國家,也是研究與創作微型小說的中心,我們經已把各有關網站連接到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的世界華文作家網,因為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國家最匱乏理論與評論,文友們大可以借助於這些網站在線閱讀、學習及交流。
微型小說這個新時代產生的文學樣式,在眾多微型小說作家、評論家、編輯與讀者持續不斷的愛護和努力下,已經在浩瀚的小說家族中萌芽、發展、獨樹一幟,為文壇所接受。《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編輯委員會於2008年11月就出版了第16集:微型小說卷,由江曾培主編(總主編王蒙、王元化),收入427篇作品。
其實,在馬來西亞,早期也出現了不少的微型小說,可是那時只不過是以小說型態出現,作者往往把這類型小說收入短篇小說集裡。就以我本人來說,我的第一篇微型小說《汽車爆胎》就是發表在1968年,當年《南洋商報》小說版開了一個專欄,徵求字數大概在一千五百字左右的小說,內容曲折、柳暗花明……我把部份這類小說分別收入我前三本短篇小說集內,我相信更早期,也有不少作家寫下了不少具微型特性的小說,只是未結集出版或像我一樣收在短篇小說集內。
八十年代始對微型小說這種新興文體與其特性略有所聞,1989年馬來西亞“第一屆馬華文學節”邀請多個團體主辦系列活動,馬來西亞南大校友會主辦了第一屆微型小說徵文比賽。1994年的第一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在新加坡舉行的時候,這種文體,才較廣為人知。由於微型小說是一種新興文體,尚未見有關這方面可供參考與根據的研究資料,手頭資料匱乏,根據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出版的《當代馬華作家百人傳》一書的記錄,早期以微型小說出版專集的當代作家有陳政欣《陳政欣的微型》(1988)、年紅的《少女圖》(1992)、朵拉的《行人道上的鏡子》(1993)、孟沙的《未婚妻》(1994)等。(早期無人統計這一新興文體的出版狀況,若有遺漏,容他日考證後補充)。
1996年,出席了在泰國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之後,由於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接過了主辦第三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的棒子,1998年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決定出版《馬來西亞微型100》,由陳政欣主編,經過整年的時間,才選收了下列五十位作者︰丁雲、小黑、文征、雲裡風、馬漢、方路、石川、北淡雲、白巖、艾斯、葉明、莊魂、莊松華、年紅、因心、劉育龍、朵拉、江上舟、李國七、沈洪全、靈子、武莊、楊善勇、孟沙、愛薇、林家泉、駝鈴、雨川、陳政欣、陳金香、巖沫、莫澤明、柯志明、秋山、柏一、祝家華、唐珉、莎露羚、曾沛、游牧、夢平、蕭麗芬、雅波、章欽、碧澄、潘碧華、戴小華、毅修、黎紫書、野曼子的一百篇作品。
當時,常寫微型小說的作家不多,更沒有專業戶。1999年第三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由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主辦後,才掀起一股微型小說熱潮。根據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出版的《當代馬華作家百人傳》一書的記錄,曾出版過微型小說集的當代作者計有:陳政欣、年紅、孟沙、朵拉、雅波、黎紫書、曾沛、方路、邡眉、煜煜等,出版書量以朵拉最多,其他作者的微型小說作品多收入在短篇小說集、合集或選集內,不少得獎作品也收錄在合集內。馬來西亞南大校友會從1989年起,配合兩年一屆的“馬華文學節”主辦微型小說徵文比賽,並出版得獎合集,至今已出版了10冊,栽培了不少新秀。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於2004年出版的《馬華文學大系》十巨冊中之短篇小說(二),收入1981-1996年48位小說作者51篇小說,其中只有5篇是微型小說。近年來,由於報章文藝副刊篇幅的需求與讀者的閱讀習慣及生活節奏的轉變,微型小說的年產量一直在增長,一些早期短篇小說創作者也轉向微型小說的創作。報章也設有百字、三百字、千多兩千字的小說專欄,唯設在小說版及文藝版內的專欄具文學性,刊登在其他版位的則故事性比較強、文學性稍弱。
2006年第六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在汶萊主辦之後,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受香港匯知中學主辦的第一屆匯知世界中學生華文微型小說創作大賽之委託,交由曾沛、朵拉、小黑負責馬來西亞區,組稿百餘篇。在世界各地中學生參賽作品中,馬來西亞中學生的創作水平還不錯:在高中組的二名二等獎中占一名;五名三等獎中占一名;廿名優等獎中佔了五名,另七人作品入選。初中組也有九篇佳作入選。
近年來,在國內主辦的文學營、寫作營在進行現場創作時,不少學員也以微型小說呈堂;由星洲日報活力週刊與普門雜誌所主辦的星雲文學獎也增設微型小說徵文賽這項目,相信假以時日,微型小說在馬來西亞,將逐漸深受歡迎。我們編此《馬來西亞當代微型小說選》,僅拋磚引玉,祈盼能帶動微型小說的發展及創作水平的提高,他日能納入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大系中成為獨立的一環;更希望能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與認同。
所謂當代,就是想編一部足以反映當代馬來西亞微型小說面貌的選集。到底還有哪些作家繼續在寫微型?資深作家還在寫嗎?新一代作家寫的微型又是怎樣的?希望能在選集裡收入老、中、青作家的作品。
我們吸取過往編輯馬來西亞文學大系的經驗,有些獲我們選上的作品,寄出待簽准的同意書或授權書久沒回音,有者更無法聯絡上,最後因恐涉及版權問題,唯有割愛!我們也參考其他國家編選集的經驗和形式,最後決定,除通過我們的網站、報章、文學刊物、大專院校等廣為宣傳徵稿外,也直接的、間接的通過各管道向作者邀稿以及尋求各報文學副刊主任推薦等等。
我們規定每位作者自選三至五篇作品,同時言明凡經已收錄在1998年《馬來西亞微型100》之作品不再錄用,以確定作者在90年代還繼續寫微型。我們在2009年8月發出徵稿通告,至同年11月底截止,我們規定作品篇長一千五百字以下最佳,至多勿超過二千字,僅收錄1990年至2009年間創作或已發表之作品。
我們在去年2009年11月底截止,是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審稿及處理可能面對的稿源不足、反應不夠熱烈等問題。結果收到40餘作者近170多篇作品。截止後,我們還特別向一些遺漏了來稿的作家邀稿,以確保選集的代表性。審稿時,至少三票不通過的作品才考慮割愛,最後全書收錄了51位作者的195篇作品。
我們是以最平實、最保留的方式來編選這部選集,選稿尺度寬,以反映馬來西亞微型小說全貌為主,若有遺漏,還望見諒。
從這部選集的作者群中,我們仍然看到陳政欣、年紅、朵拉、孟沙、曾沛、黎紫書、方路、邡眉、煜煜等早期及近代出版過微型小說集的作者。我們還收到《馬來西亞微型100》內其他作者如:愛薇、丁雲、小黑、文征、馬漢、白巖、劉育龍、李國七、靈子、沈洪全、陳金香、柏一、夢平、蕭麗芬、章欽、碧澄、潘碧華等的作品。除此,我們也選錄了劉漢、木焱、許通元、洪祖秋、勿勿、劉文麗、林野夫、舒穎、菊凡、周天派、雅琳、草風、謝增英、昆羅爾、邱苑妮、孫彥莊、楊雪霞、蘇燕婷、林迎風、蘇清強、周錦聰、呂才易、張依蘋、楊嘉仁、王修捷等作者的微型小說。
希望這部《馬來西亞當代微型小說選》的面市,能對有志研究與瞭解馬華文學的學者提供利便,也能激發更多作家的創作興趣。隨著選集的出版,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希望能主辦或主催更多的論壇、講座會、工作營。唯有在微型小說作家、評論家、編輯與讀者持續不斷的努力與互動下,才能激發更多的火花。
對我們最有利的條件是,我國有相當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和學習環境,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正走向群眾,得到國內海鷗企業的資助推動校園文學,培養創作的興趣,提升國中生文學創作水平,發掘及培育馬華文壇新秀。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將會在我們的《世界華文作家網》增設微型小說專區,讓微型小說作家各自各精采、以文會友、百花齊放……把馬華文學作品進一步推廣至全世界;也借互聯網瞭解海外華文作家的文學趨向,與海外華文作家搭起一道溝通橋樑。相信,通過多管道的切磋與互激成長,馬華作家也像其他各國作家一樣,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参考资料:
刘海涛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及历届研讨会概要
大马作协的《当代马华作家百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