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勤快的姑娘!”
国荣几乎每天都见到她,每见到她都禁不住打从心底称赞她、欣赏她!
他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没问她,她只不过是在天天茶餐厅-他每天上班前 吃早餐阅报的老地方开了个熟食档卖猪肉粉的姑娘。
她动作很快,也许生意特别好吧?她几乎没停过手,还一拐一拐地亲自把一碗碗热腾腾的粉送上。
她有一条腿很细很细,也不知是先天生成还是後天小儿麻庳症引起?她皮肤很白,人也相当美,就可惜……可惜……
可惜,天天茶餐厅因为东主年老退休又没子女接手,索性把店卖掉养老去了。从此,茶餐厅变作肉干店……从此,再也没见过她了!
天天荼餐厅收盘后,许多熟食档都陆续在附近找到档位重新营业,唯独不见她 踪影……
国荣也不知道为什么老记挂着她,担心她何以为生?是怜悯心吧?她那勤快的、一拐一拐的身影总是常常在他的脑门闪过……都已整整两年多了,还那么难以忘怀!无论到那里吃东西,都自然而然地注意是否能发现她的档位?只为求个心安这么简单吗?他真的无法解释!
一天大清早,公司里的食家们就不约而同地到附近一间新开张的美食坊进餐,回到公司后都赞不绝口:
“阔别两年多,没料到那小妞竟能有如此成就,不由我们不刮目相看!”
“好吃好吃,真的很好吃!”
“她说这两年多她一直在香港工作及学习做点心,真是心慧手巧啊!”
“你们说的是谁呀?” 国荣好奇地发问。
“美食坊主厨赛芬,以前在天天荼餐厅卖猪肉粉的阿芬呀!”
“阿芬?” 他心跳加速,心想:“是她吗?”
“就是那跛脚的小妞呀!你记不起来了吗?”
他怎会记不起来?这漫长的近千个日子里,经常放不下的一个故人,竟有了消
息而且是好消息!怎不叫他恨不得快点到午餐时间,好让自己亲眼去看个究竟!
同事们还在谈着赛芬的事:
“在香港住过一段日子,衣著举止都大大的不同!”
“做了老板真也有型有款!只可惜……可惜那条腿还是……还是老样子!”
国荣更急着想看看她变成怎样的一个人?是否已染上不该染上的香港人的气焰?有没有学会香港人的拼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还是那么的勤快!
国荣步入美食坊,布置优雅加上柔和的音乐,给人分外舒适的感觉……照看,主人一定是有气质有生活品味的人!短短的二年多的时间,她竟能脱胎换骨至
此?如何能令人置信?
“嘿!老朋友,您好,欢迎光临!送你一杯欢迎饮品,想吃什么请随便点。”如此亲切的招呼,与以前不爱说话的她,简直判若二人,时间环境果真会改变一个人!
看到她的改变,国荣不知为何会感动得牵动全身细胞……一面品尝美食点心,一面由衷地打从心底替她感到高兴……心里的牵挂全化作欣慰!从此,几乎天天到美食坊捧场,她果真心慧手巧,所制作的点心样样细致且口感一级捧!
正如前些时候, 一本畅销香港杂志在一篇专访中, 报导了她的言论:
赛芬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只要能好好地培养自己,自有过人之 处。
赛芬不会因为自己的跛脚而自卑,她会以自己有一双巧手为荣。
赛芬说,到目前为止,影响她至深的三个人:一位是父代母职的父亲,用心把她教养成人;一位是教会她做点心的师傅;还有一位是很会讲故事激励人的老朋友……
看到那篇报导, 国荣才知道那些日子她去了香港, 杂志访问她是因为她脚殘志坚, 憑自己的努力学成女师傅, 夠激励的…..国荣沒料到她会回国, 只有黙默地祝福她。
“老朋友?老朋友?那天她不也叫我老朋友?” 国荣好不震惊!
他想起来了!以往喝午茶的时刻,天天荼餐室老板娘的孙儿明明最喜欢缠住他要他讲故事,那段时间她刚收档,比较清闲,也常静静地待在一旁听故事……那时,他留了一些胡子,小明明就改口叫他老朋友……
原来,她心里也有他!
这一发现,满怀心事的他,选择了美食坊接近休息的时刻去吃点心,为的是
望有机会与她多谈几句……
“老朋友,开业也有半个月了,今天才有机会坐下来与你叙叙旧,这餐我请客!”
“你改变了许多,同时更能干了!”
“你说过乌龟明知自己很笨重跑不快,也不怕人笑自己不知量力,毅然接受挑战,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你知道这些话对我影响有多深吗?”
“你的所谓老朋友就是我?”
“不是你还有谁?你没发觉无论我多忙,都会出来与你打招呼,送上一杯特别的饮品赠给特别的你吗?”
“可以再叫我一声老朋友吗?”
“老朋友! ”
这亲昵的称呼,令国荣心里甜丝丝,同时拨动他心弦及全身每一根神经线……
中国.白舒荣赏析
就女性群像而言,作者着力刻画了一批勤劳、聪慧、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她总是把社会的敬重献给这些女性,并让她们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婚姻。
我发现,作者对女性的外貌美,不大看重,也就是说,她很少把笔墨花在女性色相的描写上,这多少有点反传统。作者更看重的是女性皮相之外的内在美,着力说明,美好的品德,才是建立爱情和婚姻大厦的坚实基础。作者想通过一些故事,说明美和爱的真谛,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和爱情观。
如《巧手》,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声赞叹:“好勤快的姑娘!”虽然这个名叫赛芬的姑娘,一条腿“很细很细”,走路“一拐一拐”地,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跛脚自卑自弃。她到香港学习了做点心的手艺,从服务员成为家乡“美食坊”的主厨,“所制作的点心样样细致且口感一级棒”。
“心慧手巧”,为人善良,心志坚强,勤劳好学,使她这个残疾女子“脱胎换骨”,在事业上取得成绩,也因此赢得了尊重和爱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只要能好好地培养自己,自有过人之处。” 这是女主人公的说的,也是作者所赞美的积极人生态度。
赛芬的故事,带有励志性质,也是对人性尊严的捍卫,对劳动光荣的褒扬。
中国.白舒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