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豪很有规划性的遵循自己的意愿完成学业、组织家庭;很有规划性的创业及对社会作出贡献……所以,他即有成就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尽管他已患上绝症,也泰然的为一切身后事作出了最好的排安……

他虽然是一家之主,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喜欢一家人坐下来讨论,商量一番才作出决定及很有规划性的进行,为的是希望能“皆大欢喜” 。

他要求家庭成员及公司的员工,人人都得像地球般,在绕著太阳公转的同时也不停的自转!家庭成员除尊重其他各人的意见和感受外,都有一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在公司方面,他强调人人在自我成长与‘做好本份’的同时,必须要与其他成员互激成长和顾及公司的成长。

 

他不强求子女一定要承继父业。人人都可以随著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造就自己”。他患上绝症后,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并立下遗嘱,把自己的事业归为孩子们“公家的事业” ,同时清楚交代:谁要是肯管理公司的行政等,可获额外分红;若发展个人事业或拥有自己的事业,都必须担任公司董事部成员,定时了解业务进展并给予意见……至於公司的营余,则拨为公家财产,让代代子孙分享,每年另拨出一定数额的营利作为家人共聚联欢及慈善用途……如此规定之后,他才稍为安心,自觉“大功告成”、“一生无悔”。

他得知体内癌细胞已经顽强地漫延到了失控的末期,决定召开他人生最後一次会议。受邀出席会议的成员,除了家人,还包括两名律师、两名他的主治医生,原来,他是想探讨安排“安乐死”的可能性!他坦言那撕心的阵阵痛楚令他痛不欲生, 他也想留给亲友一个还很“雄纠纠”的印象。

众人泪眼相望、痛心疾首、无言以对……

“你可以规划你的生涯,但你的生命绝对不只是属於你自己的,也是属於我们每一个人的!” 蒋豪妻屏芳率先发言 : “ 结婚后 , 什么事都交由你作主,我们也全听你的。可是,这件关乎你生命的大事,得由我来作主 ! 就算要家人投票,我也一定赢你 ! ”

“您……您怎么可以说要走就走?虽然受到痛楚的熬煎,可是你的精神却是富足的!”小女儿急得大声哭。

“你有亲人的爱戴和关爱,享有天伦之乐;您的事业有成,受到人们的尊敬,心里不是充满著成就的满足吗?难道……难道这一切一切还抵消不了病痛的折腾吗?” 大女儿也几乎泣不成声。

“您……您就忍心丢下我们去寻死?爸!你今日的成就和福气是多少时日修来的?人生未必都是顺境,对疾病或祸害等避不开就得‘欢喜受’!”儿子也苦苦相劝。

“有朝一日老爸大小便失禁,惹人生厌,也不容‘安乐死’?”蒋豪反问儿子。

“ 奉养及照顾父母是晚辈的职责,父母生病或伤残,做晚辈的也得‘欢喜受’,责无旁贷的照顾父母一辈子!”儿子拍著胸膛说。

“ 豪 , 你没有权力选择死 ! 结婚的时候 , 你说过你会一生一世爱我丶照顾我 , 我也说过同样的话。 那是我们爱的宣言,无论生老病死、无论富贵或贫穷 , 我们都得在一起分享和分担的! 你忘了吗 ? 你就这么无情 , 不管我的感受 ? 我会如此无义 , 弃你不理吗 ? ”

好-句‘爱的宣言’ 、 一句‘一生一世’ 、一句‘欢喜受’,点醒了规划结束自己生命的蒋豪!

毕竟,对家的温馨、对家人,他还是依依不舍的……

“豪,你忘了吗?再过两个月,就是我们结婚三十九周年纪念,从前多艰难的日子都捱过去了!你说过的,苦尽会甘来,现今真是我 们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刻,生命一天未到尽头,绝不能放弃!你的斗志那里去了 ? ”屏芳尽力激发蒋豪生存的意志力。

蒋豪猛点头,激动的泪水在眼眶内一触即发的流下……过去一个个生活片断,像放映记录片般不断涌现,他的喉头像被封住般,一句话也挤不出……

他双手按住桌面勉强撑住颤抖的身体,站了起来向众人挥手示意散会……然後,与爱妻及儿女们拥在一起 !

赏析一 香港东瑞

《爱的宣言》,篇幅很短,初读似乎平平无奇,但重读再三,渐觉内涵极深, 韵味无尽,不失为曾沛贡献给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文坛一篇杰作!事缘曾沛不仅用文学艺术去探讨热门话题‘安乐死’,理直气壮,大义凛然,且深刻地阐述生命的价值以及爱在生命里的意义和所占的份量 ! 一股表达和呼吁生命尊严的热风拂荡其间,灼热得教人眼睛发湿.试想一下,一位一生创下富有规划性的事业的蒋豪先生,将律师丶妻儿丶医生都召来,准备规划自己的生命结束事宜-—安乐死;因他无法承受病痛.然,妻子丶大儿子丶大小女儿轮流发言,没有一人投赞成票.他们一个个充满爱的发言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老先生最后热泪滚流,与家人相拥. 这些发言都极精采,不乏警言隽语,如 ‘你的生命绝对不只是属於你自己的,也是属於我们每一个人的!’;如‘生命一天未到尽头,绝不能放弃’等等,全文当然体现了曾沛对生命价值的智慧省悟!可以说,没有曾沛对生存丶死亡丶亲情的高度透彻的体认及体悟,就不可能有《爱的宣言》的创作产生。

赏析二 中国白舒荣

好心有好报,作者总是这样安排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佛家的因果说,也是人类的善良愿望。癌症晚期的蒋豪将财产家务安排停当后,决心安乐死,解除痛苦。是妻子“无论生老病死、无论富贵或贫穷,我们都得在一起分享和分担”,是孩子们“奉养及照顾父母是晚辈的职责,父母生病或伤残,做晚辈的也得‘欢喜受’” 的这些发自肺腑的“爱的宣言”,激发了他生存的毅力。

爱是一生一世,爱是无论在顺境、还是遇上逆境,都要欢喜承受。除了爱的主题,曾沛的微型小说,还包含了十分广阔的社会内涵,表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