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微型小说的质感与美感
(评马来西亚微型小说选中曾沛的多篇微型小说)
古远清
近年来,东南亚的华文微型小说的创作图景可用“异彩纷呈”四字来形容。马来西亚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则有如一幅五光十色的光谱。曾沛的微型作品,正是这光谱中的绚丽一景。
当代马华文学的创作倾向,可分为三大类:传统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谓传统主义,也就是写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派。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特征为结构的抽象、文本间的游戏性,还有文本的假定性。曾沛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无疑属第一种,它是对马华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的遵循。
现实主义传统之一便是“高雅”,与通俗似乎不搭界。但用非“雅”即“俗”来形容马来西亚华文微型小说,不一定恰当。微型小说本是大众文学的一支劲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说微型小说(还有闪小说)是媒体多年来的宠儿。需知,大众文学不一定就通俗或庸俗,它也可以有优雅的文韵,如曾沛的《缘来是你》,写“池畔丘比特欢聚会”,写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的俊男美女,乃至作品人物命名燕萍、仙蒂、浩天,就有一股诗的氛围在荡漾。这篇小说俗中有雅,雅中有俗,不愧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微型小说通常被称为快餐文学。快餐讲求速度,对微型小说来说,篇幅不能太长,曾沛的每篇作品均言简意赅,正符合这个要求。制作快餐少不了加油添醋,以掩饰其粗放的做法。可曾沛的微型小说是精雕细刻的产物,且不说将“原来是你”转化为优雅的“缘来是你”是那样自然,单说《搭棚》写“门前停了很多椅子和铁架的货车”,上面的椅子全部成白色,这便使人感到不像开派对,也不是嫁女儿,而是办丧事。这里写邻里的生老病相,可谓是观察入微,又分析得合情合理。虽然粗了一点,但毕竟粗中有细。快餐的另一特点是不追求调味的复杂和营养的丰富,只求果腹即可。
比起《搭棚》来,《苦旅》没有精描细画,属果腹式的“架空”作品。这里说的“架空”,是指没有具体年代,在轮廓上仍能可看出小说的背景,即作者写的是中马建交后发生的事情。在建交前,旅行社是不可能出现“中国锦绣河山十五日游”这个“菜单”的。正如中国评论家桫椤所说:“架空”所追求的是“一种写作伦理上的自由,以及阅读时拨云见日、直追故事的直接和明快”(桫椤:《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写作》)。具体说来,曾沛把一位寡妇在旅行中背包被窃的题材,用“实而虚之,虚而实之”的手法表现出来:好似丢了存折、护照一类的贵重钱物,其实丢的是老公的灵牌和骨灰。在她看来,这灵牌和骨灰比什么都重要,这便显示了寡妇的精神境界非同寻常。在构架上,曾沛的微型小说远未有短篇小说的长度,也没有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反而由大而小,由远而近,由虚而实,并由旅游情景体现出家庭和睦、爱情专一这种不俗的叙事追求。那种如行云水般的语言,婉转略带含蓄的叙述,悬念的设置与转换的恰到好处,都使曾沛的微型小说行文充沛而充满质感与美感。
同是充满质感与美感的《放下》,在风格上仍属写实而非超现实,但比起《苦旅》更内敛,更曲折,写借贷无门与高利贷扯上关系其过程有更多的“弯弯绕”。儿子、母亲、放高利贷者以及邻坐着的两位小姐,这些人或有似隐似显的关系。靠借贷过日子的坏处、赌博的风险及其危害性这些题旨的体现,都让这篇小说远离快餐文化过于粗糙的特征。其写法虽传统,但袭旧弥新。
至于《人才外去》,文字好懂,但里面深藏着外求与内寻的辩证法,很令人深思。有些地方则要猜测,要思考,最终却让人在叹息中感动:
公司最近因人才外流而提升的高级设计焦点人物,竟然是曾在金辉煌任职十余年却一直怀才不遇而辞职的尤冰冰!
乌鸦为什么飞上别人的枝头便成为凤凰?公司为什么会“走宝”?外求人才为什么不首先用好自己的人才?这几个问题,便加深了《人才外去》小说的思想力度。可见,曾沛不满足于快餐写作,不满足于只讲故事,她还追求意境的旷达和思想营养的丰富。那种认为微型小说只能供人休闲而不能提供思想养料的看法,显然不适合曾沛的作品。
曾沛能在繁杂与琐碎中化出各种情思和满腹感慨,这是因她个人对生活的穿透力而来所体现的一种智慧。她所发现的,都是面向生活,同时也是面向市场的一种智慧闪光。比如《儿子买房》所处理的两辈人的关系,《搭棚》中对黑发人送白发人的叹息,隐藏的都是中华文化尤其是儒道文化的取舍与平衡。在这个精神追求被物质奴化所取代的社会,在快餐写作变为赚钱工具的文坛,以及文人纷纷追求现代后现代技巧的年代,曾沛宁愿做一个坚持写实的作者而不愿做一位时髦的作家,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
通讯地址:430070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竹苑小区东六栋二单元一零二室
工作单位: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
电话;027——873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