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曾沛
她说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心里有如被密密沾满着的菌类紧紧包围着……脑际一忽儿像被掏空;一忽儿像被什么拥挤着、拥挤着……肩胛酸麻麻、重压压的!呼吸不很顺畅;双脚像即将瘫痪……
总之……总之……那应该是一种”似曾相识”、”久违了”的感觉!
对!对!就像以往刚考试完毕,经过一阵紧张的精神轰炸之后、一种不负重荷的疲惫!
多少年没有受到考试的熬煎了?噢!一转眼便已三年了……
“左三年……右三年……”这首歌在她脑门一掠而过,她已没有歌唱的心情!
考试?考试之后,理应有如重释重担的感觉。可是,对她来说,每每懊恼总在考试之后:
“为什么我不选这作文题?”
“为什么我刚才不如此作答?”
这当儿,她何止懊恼?她简直就像是心不知掉到那儿般的失落!
太突然了!一切都太突然了!
真的出乎意料之外;应征工作,除了口试,竟然还要经过笔试!
她翻动着脑细胞,努力搜索方才从那一位职员手中接过一张白纸之后,被嘱以一千字写下有关家庭背景、学历、工作经验,以及为何前来应征时,自己胡乱地到底写了些什么?
“我,方幼芳,高中毕业后曾在一贸易行当文员,薪金很低……”她一笔一笔非常用心的写。因为她想,大概是雇主想看看应征者的字体是否端正得体?
“开熟食档的父亲,请一个‘大炒’月薪千多元;请个‘副手’也比我薪金高。由於请人难,迫着我放弃工作在档口帮忙,之后……”时间不准许她仔细思考,很自然的,心里怎样想便怎样写:
“……之后,我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如此下去,我会很痛苦。因为……因为学非所用!很后悔当初轻易放下工作做熟食,我急需找一份工作,再次肯定自己!”
懊恼!懊恼!她尝试切断思路。然而,无止境的懊恼一而再的涌现、涌现。
“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写上:我认为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喜欢这样的工作?”
“为什么?为什么我只一味像在发牢骚?”
“为什么?” 、”为什么?”满脑子都是”为什么?”
之后,像以往考语文时选错了作文题或文不对题一般,她一直被那患得患失的心绪困扰着……
看来,希望已成泡影,怎不叫幼芳纳闷?
一份工作,七、八个人应征。论工作经验,她有自知之明,她是那么的浅薄;其他条件,自己也一样贫乏,凭什么与人比较?
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幼芳竟在一周后接获电话,通知她当天接见她们的刘媚女士,想再与她见面谈谈。
她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功能!一刻也不敢怠慢的应约赶往上次应征的地点–《你的家辅导中心》。
坐在刘媚面前,幼芳的心,一阵紧似一阵,就像求学时被传往校长室见校长般陷入困境。
幼芳既期待刘媚给她带来佳音;却又无法相信自己会是那么的幸运,能击败其他的竞争者……
在欢迎和问好的客套话之后,刘媚和蔼可亲的问幼芳:
“方小姐,你喜欢不喜欢运动?有参加过游泳比赛、徒步竞赛吗?”
幼芳奇怪刘媚为何问这些与工作全无关连的话?
“在学校的时候,每年都必须参加徒步竞赛,现在较没有机会参加了。”幼芳有些感慨的回答。
“任何一项比赛,只有一个人会得到冠军,其他的参赛者都不能算是失败者,只能说是技不如人吧了!你认同我的说法吗?”
“是的!”
“同样的道理,辅导中心的这份工作,有人比你更适合。然而,我们从你的「自我告白」的字里行间,获知你急需找一份工作,所以约你谈谈,看看我们是否可以介绍另一份工作给你。”
从脸容到语气,幼芳看得出刘媚是带着关怀和诚意来接见她的。听刘媚这么一说,她恍然大悟!兜个圈子,原来是想婉转的告诉她不被录取这消息。由於她一开始就已打着‘输家’的意念,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失望,反而有些感动的说:
“谢谢刘女士的好意!对你的善意协助无限感激”
“不必谢我,我门中心的宗旨是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不过,我倒想与你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否只是让工作,我指的是职业,来衡量?”
“我……我想不是吧?”
“我的意思是,其实你的工作,应该还不错。说什么也是打‘自家工’的!你不正是你父亲的接班人么?既能在厨艺方面发展,又是自家生意,有什么不好?羡慕你的,大概也大有人在吧?”
“不过,我……我总觉得,读了十多年的书,到头来还是……还是……”
“读书在於明理,求学不外是装备自己、提高知识水平、学习为人处世等等。职业上如果不足以发挥所学和聪明才智,难道就没有其他管道可以让你去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吗?”
“话虽如此说,可……可是,很多人都从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或从事的行业去评估他有没有出息!”
“其实,有无出息,有一定的准则吗?”
“见仁见智。”
“对!你会如此说就好!就拿薪金方面来说吧,很多人做‘乌必,工的,收入往往比不上一些靠劳力赚钱的人多!”
“这倒是事实。”
“人的价值也一样。如何衡量?因人而异!”刘媚想了想,提出个具体的例子:”就以我本人来说吧!如果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我会赚更多的钱、更有成就。可是,我选择了参加这一类义务性的工作,出钱又出力,我倒觉得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充实,也给我带来无限精神上的富足!”
幼芳听着、听着,不由频频点头,她开始喜欢上刘媚了……
“对我来说,每一个辅导个案,都是一项挑战。能成功的‘度人’,自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和成就感……这乃人生中至高的一种需求!”刘媚说话那种神情,完全展露出愿与人分享经验的诚意……
和刘媚谈话,幼芳觉得很舒适,完全不像和师长或家长谈话那样的有压力。刘媚也不像那些道貌岸然、不易接近的学者。她平平凡凡的样貌,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然而却档不住那从眼里散发出来的智慧的光采!
幼芳尤其对刘媚女士那种言谈间像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地就把问题带出来!并逐步对症下药般指点迷津和引人深思的能力与表达方式,敬佩得五体投地。而自己那封闭多时冰冻着的心里的话,竟在共同探讨和剖视问题之际,被刘女士一一道破。
谈着、谈着,幼芳这才真正领悟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个中的奥妙……她突然察觉自己那近乎僵化已久的脑细胞,似充了电般全活跃了起来!并开始学会以自己心灵的眼睛跳出来注视自己……
诚如刘媚的见解,离开学校之后,因未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而感到惆怅失意……较后,心里一直被一种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行业的委屈感充塞着、牵制着!因而未能鼓起乐业敬业的热诚和积极干劲……又因种种积虑、不甘寂寞的心绪所困,也从未好好地想想,其实‘厨艺’也有一定的创意和发展,说不定有朝一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厨;或又可大展拳脚的开设更多的分店和餐厅……
幼芳完全想通了!更严重的是,因为自以为自己的职业不如人、卑下,而常常在心底萌生一丝丝的自卑、屈就……越是那样想,自己越提不起劲,也渐渐形成一种‘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的心态……以致,自己在求职时所写的「自我告白」中,显露出欠缺对工作的期许、热诚和信心……
她记起来了!在学生时代,总喜欢参加团体生活及各种竞技比赛。往往从参与工作和参赛中,学习负责和接受挑战,进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充实感……
脑力经过激荡,起了很强烈的催化作用,意识像一下子出了窍……是的,对生活的厌倦,往往来自放弃创造……是的!要如何丰富自己的生命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主权,也必须努力去身体力行……
幼芳很久没有与一位知心的朋友交谈了!很多时候,一种新的意念,就是从彼此的言谈间,在互相的冲击后,很自然的萌生、涌现……幼芳和刘媚一见如故,她现在就有这种感觉,并好似获得重生的喜悦和兴奋!
刘媚的随和、亲切、真诚、洞察力、爱的情操……感动了幼芳,回去一再详细考虑:要继续目前的工作状况;还是急需寻求另一份工作?她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并对刘媚坦言:
“我会好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会打破局限、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向你们这群伟大的社会工作者看齐,不断的在多方面努力培养自己,再把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奉献在有意义的、像您所说的‘公共事业’上,相信如此会有更大的成就和充实感!”
如此一个肯定的、正确的、坚决的答覆,来得出乎意料的快!确是给刘媚带来意外的惊喜……也可说是她处理众多辅导个案中的一个奇迹及一项成就。
刘媚嘴角不由泛起欣慰的一笑,那么自然的一笑,肯定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而这充满无限期许的笑容,散发出无比的魅力,已深深地绽放在幼芳的心坎里,直至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