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玉英与校友共勉~~
我永远感谢父母把我送进华小,由於对华文情有独钟,在坤成小学毕业後,我毅然选择进入坤成女子中学。对母校的孕育,我也常心存感恩……
在小学时代,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和周记念给同学听及贴在课室的布告板上,激发我对写作的热忱。犹记得在坤小上学途中天天经过民众图书馆,借书、阅读、还书成为我生活重要的一环,坤中的图书室及藏书更是我的最爱!
高中三那年,我写下我生平第一篇小说《病人》,刚毕业就以此文参加当时《教与学》所主办的短篇小说徵文比赛公开组 ,竟还得了个优秀奖。从此奠下我文学创作基础……
我永远记住坤成的校训、校歌和校徽的启示。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1965年我在毕业特刊所写的感言:我们是刚成长的梅花,在严冬里开放。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克苦的精神,经得起苦难的考验,也抵得住冷酷现实的摧残……
坚持选择独中,多掌握一种语文,既要应付学校毕业试,又要报考政府的各级考试,确是需要一定的坚持及面对挑战的勇气。这些积极的思想,影响我一生,无论在多困难的环境,都能心平气和去面对!教育孩子如此、创业如此、在社团组织里与人共事也如此,不让任何阻力难倒自已!甚至在文学创作中,也成为作品的主要中心思想。
早期,曾经协助校友会广召会员,常听姐妹们说怕丈夫不喜欢或因家务缠身,不想入会或参与活动,无限感慨,写了篇《别只做丈夫的影子》发表在报章上。我时常在思索,今日女性除了家庭、丈夫、孩子,也应该有属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有自己的兴趣、理想、事业、社会角色、地位等,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活出多元角色的精彩人生……我於是身体力行,自然而然我笔下、我小说的女性群像,大都是令人敬佩的、有智慧的、积极乐观的、自重自爱的、坚强的;甚少是可怜的弱者!短篇小说《考验》、《上司》、《媳妇》、《敏娜》、《行云万里天》、《梦中橄榄树》比比皆是最好的例子!
这一切一切在在说明我之所以会参与华堂妇女组、马华妇女组并担任要职,热衷於思想教育与建设工作;通过政治力量争取平权和保障等等并非偶然的事!虽然在多个组织里积极投入、全心全力以赴的扮演重要角色,剥夺了不少时间、心血、精力;然而也因为深入人群,与人群共同感受与体验生活,对世态、对人对事更能深入了解,而思想自然有一定的深度!这正是我从事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的泉沅……
早年,与夫婿联手创业,从事运输行业,就以此鲜有题材写下不少小说:如《行车岁月》、《修车的日子、》、《夜半电话声》、《侥幸》 、《车主与司机》等。家庭伦理方面的小说,与我现实温馨家庭生活多少有关连,反映的是我心深处女性的家庭角色:以《拥住阳光》、《生日快乐》等为例。而《眷眷爱心》、《人到老年》、《回家》、《遍地小黄花》、《爱的宣言》则是另一类爱的意识。其他作品,都是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探讨人生行程的轨迹,很自然地将‘爱’与‘人生’‘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我的文学创作与我多元角色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单看我的笔名‘曾沛’,多少感觉出我是个精力、文思充沛的人吧?。我谨以“活出多元角色的精彩人生”与校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