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

天天贴心话丶天涯若比邻

亲友们常羡慕我们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遗憾自已没有儿子或没有女儿.我总是笑说,我其实会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因为我会把女婿和媳妇都当是自己的儿女.

孙女思祈刚出世前,我飞到美国,媳妇阵痛和生产的时刻,我和长儿一人一侧陪着她,尽量做到“我在你左右”

住在台湾的亲家母听说我把媳妇当女儿,非常放心.在美国与长儿丶次儿和长媳住了近两个月,媳妇常向我请教“亲子心得”和“生涯规划”;讨论儿童心理学家著作中的新发现等等……又缠着问我抱孙时会否想起儿女出世的日子?问我思祈长得像不像她老爸儿时……

这段曰子,儿媳们天天品尝我为他们烹调的多种“相思家乡菜”,计算着还有多少日子工作合约期满可以回国共度天伦之乐;又共同逗著小思祈玩乐,用录影机和相机捕捉精彩镜头及活动片断,通过网页递给家中老爸丶老三和小女儿,共同分享我们家庭新成员成长的喜悦.

我回到老家第一件事,是把长儿婴儿时期的相片电脑传真过去给儿媳.才两天,我们就可以在网页上看到“新老爸和女儿”同样姿态对照的相片了!除此,还有媳妇的留言:爸丶妈,我们都好想您们!现在思祈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半夜不必喂奶了!农历新年,我们会带思祈回来小住……妈,我学您煮油饭和椰香饭,味道还不错!当然没有您煮的那么好吃……

我们就是如此,天天贴心话,天涯若比邻.一上网就可以看到活动片断丶听到彼此的留言.

集体创作乐在其中

亲友又常说,你有三儿一女,对女儿一定特别钟爱,我其实是一视同仁!我们经常一家人集体行动,包括运动丶旅游丶购物丶上菜市丶吃点心丶做家务丶美化家园;而且经常集体创作,乐在其中……

我们曾在客厅的墙上用红包袋拼成一条大大长长的龙,庆祝龙年的到来;马年又用软石棉片做了个模型马,高高吊在客厅与楼梯间隔处!上门拜年的亲友,多赞不绝口!

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行车岁月》也是我和丈夫孩子们的集体创作.收在小说集内的其中数篇小说,有我和丈夫奋斗的影子,在长儿出世那年,我俩便共同创业从事运输业,故书名与我们的事业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艺术细胞!《行车岁月》的封面设计和12篇小说的版面插图全是长儿的杰作,当然也融合了他弟妹们的宝贵意见!当年他才17岁,他读过也深切理解我每一篇小说,故画得很传神!而他们的老爸也耐心地参与校对工作.当大马作协为《行车岁月》主办推介礼时,我们更是全家出动,协助会场布置丶搬书丶摄影丶招待……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第二本小说集《行云万里天》,书名与第一本小说集一样是以“行”字开头,可称“无巧不成书”!其实,这也是我们全家人费尽心思想出来的《绰头》.除此,大家也参与校对;而这部小说则轮到老二设计封面和文字编排格式等,当然也融合了众人的意兄.

老大在等待出国深造那一年,他带动弟妹们把我和他们老爸结婚时的一套旧家俱,别出心裁地改造成新款的丶适合他们年青人的现代化家俱!他们只是把床脚和整套书桌连化妆桌的脚锯掉,在床头床尾以及衣柜上装上一些圆型的硬胶管子,涂上深蓝浅蓝间隔的彩漆;墙上也配上同样深浅相隔的彩漆,整间房子与家俱显得别具一格丶很有特色!

皆大欢喜共存共荣

除集体创作外,乐在学习丶等线交流也是我们家人的另一特色.有关电脑操作与新科技方面的常识,大都是我在美国度假时向孩子们学会的;而老爸则教孩子们打高尔夫球;我和媳妇共同研究食谱等等,这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本着我们一贯的默契与心灵相通;集体行动与创作;平等丶尊重与同心合力等意识,我们时常在探讨,兄妹各人除凭各自的专长有各自的事业外,是否还能共同继承老爸老妈所创下的事业或兄妹共同创业,作为“家庭企业”?如此,肯定更能加强家人的亲密度,皆大欢喜,共存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