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沛的微型小说《勿让爱太沉重》
白舒荣

认识曾沛女士多年,在北京、在吉隆坡、在万隆,我们的见面总与文学交流相关,她的作品《行车岁月》、《行云万里天》、《勿让爱太沉重》等,均排排坐在我的书架上。一位营商的事业型女性,能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用华文进行文学创作,敬佩之余,让我对她的作品充满了好奇。

因为要参加这届微型小说研讨会,特别再次拜读了她的微型小说集《勿让爱太沉重》。《勿让爱太沉重》选录了42篇作品,书前著名作家东瑞先生的序《留住刹那芳华》,已经十分精湛地对它们,以及曾沛其人,论述甚详,启发了我对曾沛创作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生活,作家只有写自己所熟悉的,才能产出品优秀。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说过:“人生经历对小说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例如,康拉德如果不能当上一名水手,他最好的一部分小说就会毁灭。如果剥夺了托尔斯泰作为一名士兵所获得的关于战争的知识,剥夺了他作为一个富家公子所受的教育给予他的各种经历,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知识,《战争与和平》就会变得令人难以致信地疲乏无味。”

身兼妻子、母亲、老板娘、文化协会和作家协会财政、妇女组织,等等职务,显然,曾沛的创作,烙印着她多种社会角色的印记。女性群像,爱情、婚姻、家庭,办公室政治、社会百态,人性种种,容纳于《勿让爱太沉重》中的这些思想内容,均得自作家本人切身的生活环境,表现了她对生活和人性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观点鲜明,具有喻世、讽世和警世意义。

就女性群像而言,作者着力刻画了一批勤劳、聪慧、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她总是把社会的敬重献给这些女性,并让她们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婚姻。

我发现,作者对女性的外貌美,不大看重,也就是说,她很少把笔墨花在女性色相的描写上,这多少有点反传统。作者更看重的是女性皮相之外的内在美,着力说明,美好的品德,才是建立爱情和婚姻大厦的坚实基础。作者想通过一些故事,说明美和爱的真谛,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和爱情观。

如《巧手》,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声赞叹:“好勤快的姑娘!”虽然这个名叫赛芬的姑娘,一条腿“很细很细”,走路“一拐一拐”地,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跛脚自卑自弃。她到香港学习了做点心的手艺,从服务员成为家乡“美食坊”的主厨,“所制作的点心样样细致且口感一级棒”。

“心慧手巧”,为人善良,心志坚强,勤劳好学,使她这个残疾女子“脱胎换骨”,在事业上取得成绩,也因此赢得了尊重和爱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只要能好好地培养自己,自有过人之处。” 这是女主人公的说的,也是作者所赞美的积极人生态度。

赛芬的故事,带有励志性质,也是对人性尊严的捍卫,对劳动光荣的褒扬。

《顺其自然》里,年轻的营业主任徐坚,爱上年长他好几岁的会计主任尹雯。这种女大男小反传统的感情,让尹雯不理解,也不敢相信。她为何能获得比她年轻的女孩们,梦寐以求的这段爱情。徐坚回答说:“一般的女孩子不适合我!我只喜欢稳重大方、文静又有气质”的女性。通过徐坚之口,作者还铿锵地宣称:“两情相悦与年龄有何关系?”

《情有独钟》是篇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的故事。公司集团主席的太子爷、即将走马上任的集团副总裁,名副其实的钻石王老五跃龙,竟然向“相貌平平”、没有什么家世背景的员工小莉情有独钟,锲而不舍地大献殷勤。他难以接受送上门的所谓社会名媛们的“逢迎、虚假、造作、浓妆艳抹”,欣赏小莉的“清纯”、“尊贵、朴实、纯真”。他认为,她的“平凡中的不平凡,纯真兼智慧的特有气质,最具魅力”。

《生命中的女人》同《情有独钟》有点类似,讲的也是钻石王老五择偶。英俊有才华、社交圈子广阔的俊华,始终没有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女子。在工作中,经过几天和新担任他的副理的思乐合作,她的言行举止,积极投入、聪明才智,让他决心加入追求她的行列。 “爱”,这个常用词,具有无穷的含义,被千百年的文学作品再三再四书写和讴歌,公认的永恒主题。曾沛的爱情小说正如东瑞所言,“最大的特点是把它与人生、社会紧密联系。她的爱不单纯是男欢女爱、男与女之爱”,“内涵丰富得多,包含了情侣之爱、夫妻之爱、同事、朋友之爱、父女之爱、乡土之爱……”她用精短的生活故事,形象地表达了“爱”的丰富和深刻内涵,说明自己对“爱”的理解和观念。

在《情爱世界你和我》篇,即将披婚纱的雅英突然发现自己患了绝症,悲痛的她犹豫着如何将这个消息告诉未婚夫兆隆。一番思考后,她决定不采取电视剧里常用的桥段,隐瞒真实、编个故事好意欺骗,而是直接将实情相告,认为“与其残忍地把他抛弃在无情、心碎、失落、消极的冷酷世界,不如让他痛心及与自己一同痛苦!”“心痛总比心碎好!到底还有一段凄美的恋情”。

她勇敢地把实情相告,并主动提出取消婚期。但悲痛的兆隆坚持如期举办婚礼,他想让自己的所爱,尽量少留些人生的遗憾。

爱是什么?借女主人之口,作者说:“爱是不顾一切去共同承担、分担;爱是忍耐、支持;人可以输掉一切财产甚至生命,就是不能输掉爱!因为爱就是最珍贵的资产…..没有情爱的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孤独无助的、令人心碎的……”

这段话在这里虽然是针对男女爱情而发,也可推而广之,及于亲情、友情…… 同样回答爱是什么,《那滩水》说明,“金钱买不到真感情”,“建在金钱上的感情不坚固。”

《勿让爱太沉重》否定了另类的“爱”。大龄女青年暗恋上一个已婚男人,这种故事常会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父母不愉快的婚姻暗影,影响佩思始终把事业摆在第一位,等她三十八岁才进入情关时,相应年龄的男子多已为人夫。她爱上了有个五岁男孩、十分成熟优秀的觉民。爱得很深很苦,思想斗争激烈。她想过,去大胆表白,做他的地下情人,无须计较名分;又想到,如果自己把“暗恋发展为地下情”,好比“把自己推向慢性自杀的无底深渊”。“爱不能太承重!太沉重,对他、对她、对自己,对下一代都不好!太沉重或会演变成悲剧”。

理智战胜了感情,否定了损人不利己的地下情,她决定辞职离开这家公司,远离暗恋之人。正当她写好辞职书,将要上递的时候,偶然的机缘,让她发现,觉民早已丧妻,孤家寡人了。

也许,是好心有好报吧。作者如此安排,颇富禅机,存有深意。《姐姐妹妹站起来》讲的个悲情而勇敢的爱的故事。一场猪瘟带给全村灭顶的灾难,猪被全部毁灭,人也一个个病倒、毙命。如梦的婆婆和丈夫汉光先后死亡,投资养猪血本无归,孤儿寡母无以为生。如梦的悲痛还夹着深深的悔恨,是自己担心丈夫开货车危险,让丈夫回新村养猪,把丈夫害死了。

促使她勇敢地站起来和灾难抗争,赈灾妇女团体领袖们的一席话起了作用,她对丈夫的生生死死的爱,更是她自立自强的推动力。

妇女领袖们说:“姐妹们,赈救金只能应燃眉之急,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姐姐妹妹站起来,对自己要有信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

听了这些话后,她总是“对着至爱的丈夫遗照重复多遍地转告他”,“感觉上,汉光是和他们在一起的!”是与丈夫的相识、相知和相爱,鼓励了她的再生。每学会一样自救的新手艺,如梦都要向丈夫的遗照汇报。“她一脸欢愉,她感觉到汉光的脸,也一样欢愉!” 平凡的小故事,让我们读到,“爱”是天长地久,“爱”是力量。

《美梦成真》说的也是爱,家人亲情的爱,男女爱情的爱。雯玲是家中老大,下边有弟妹四个,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中学毕业后她就走上社会,兼职加班,供着弟妹们一个个大学毕业,结婚成家。雯玲对家庭和弟妹们,奉献了无私的亲情之爱。她为此放弃了自己想读大学的强烈欲望,甚至连找男朋友都受到影响。她立志寄情学习,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终于穿上学士袍,戴上了方帽子。在毕业典礼上,巧遇留学归来、一直关心着她的老同学士元。他的“好学精神和毅力”令他“感动”。一个未嫁,一个未娶,“两颗心都在扑通扑通乱跳而且是灼热的”。

好心有好报,作者总是这样安排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佛家的因果说,也是人类的善良愿望。癌症晚期的蒋豪将财产家务安排停当后,决心安乐死,解除痛苦。是妻子“无论生老病死、无论富贵或贫穷,我们都得在一起分享和分担”,是孩子们“奉养及照顾父母是晚辈的职责,父母生病或伤残,做晚辈的也得‘欢喜受’” 的这些发自肺腑的“爱的宣言”,激发了他生存的毅力。

爱是一生一世,爱是无论在顺境、还是遇上逆境,都要欢喜承受。除了爱的主题,曾沛的微型小说,还包含了十分广阔的社会内涵,表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人性。

家庭暴力,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保护令》试图找出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明芬和他丈夫天球的故事,发人深省。生意失利,天球第一次打老婆,老婆体谅他的苦衷,给以原谅。一次得逞没有受到教训,天球养成习惯,经常打老婆出气。辅导中心出主意建议她申请了保护令。天球再犯,被警局带走,明芬却因需要丈夫养家去求情,要求释放丈夫。明芬的姑息养奸,显然也是造成家庭暴力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如果“让他小事得到应有的惩罚,好好反省改过”,就不会再三再四。如果姑息他继续下去,“搞出人命,事情闹大,一发不可收拾”,岂不是变相地助纣为虐!

职场竞争,是常见的办公室政治。《种计》中,巧妙地把一个制作总监位置的竞争,放在一对恋人身上。翠坪比男友程安入行早,进公司早,表现杰出,本该让她升职。却由于一番巧设计——程安追求翠坪,如意算盘是:翠坪成为程安的贤内助后,助丈夫为公司出力,一举两得。

翠坪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有上进心,肯学肯拼的人,有什么比得不到肯定和赏识更难过的?”她决定另某高就。最初徘徊在假意和真情间的程安,在深入交往中真的爱上了翠坪。他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果,“悔恨”、“难过”,并“顿然觉悟凡建筑在别人痛苦的成就,或是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夺取来的,因为没有经过一番公平热烈的竞争而获得,到手后未必会开心,也不会有成就感!”

《给你罚酒喝》涉及到被强暴后的女性心理问题。碧琪遭遇不幸后,无法解脱出来,经常“脸黑黑”的,“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她什么的”,并拒绝丈夫的亲近。丈夫曲意安抚,无数次的心理辅导,都无济于事。最后逼得备受煎熬的丈夫想以恶制恶,到红灯区,找妓女寻欢一次,以此和妻子的遭遇扯平。这时碧琪猛然醒来,打开心结,两人和好如初。如此解决问题的办法,虽是下策、匪夷所思,确起到震撼作用。该放下时,就得放下,如果碧琪不能勇敢地从阴影走出来,那么她将失去得更多,更彻底。

《改选》是场选举政治,很有趣。兄弟两人支持不同的派系,选举结果,两个派系的胜负,势均力敌,内斗不止。鹬蚌相争,黄雀在后。弟弟对哥哥说,他要渔翁得利,竞选下一任主席。内斗者的如此悲剧,真实而含有警世意味。 《出奇制胜》和《改选》类似,只是这场竞争是兄弟两人的较量。派系的利益高于亲情,权力之争让人寡德。弟弟竟以哀兵策略,吁请亲友“请别让他输得太惨”,以此争取选票。两票差额,险胜哥哥。

《约会》的题名很温馨,故事却很吓人。素菲拥有幸福的家庭,却疑神疑鬼,去找什么“真人”化解,反受其辱。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骗子,能不警惕!贵远贱近,自古而然。《人才外流》表现并嘲讽的正是这一主题。

《慈善事业》对社会上假慈善之名,行敛财之实的骗子,进行了无情揭露。

《车祸》是对肇事者进行的道德法庭审判。

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请君入瓮》里上门推销的骗子,反成其推销对象——女小说家的笔下题材。

《苯女孩》反映的也是社会问题,反讽的是被拐骗离家的“俏女郎”,竟然满足于以色行骗的生活。对钱的追求,令她自甘堕落。

偷盗了主人家财宝的女佣,尽管把事做得严密奇巧,却人算不如天算,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法之徒,该从《女佣》篇,得到如此启示和教训吧。

写小说,可以说就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和用什么方法讲故事,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两翼。微型小说,既属小说家族,当然这两点是必备的。但文短、字少的微型小说,,如何在迷你地盘上、建造起令人喜爱、特立独行的大厦,确实不是件轻松的营生。如同一粒米上的微雕,需要建造者特别花费心力。

讲故事的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一种是传统方式,一种是现代方式,小说家的功力,当表现在拓展多种表达手段的可能性上。

通观曾沛的微型小说,传统表达比较多些,但也调动了不少现代艺术手段。她力求用多种方法,完成自己的故事讲述。

有些文本特别重视开篇的第一句话,或直奔中心题旨,或制造围绕着主题的悬念。如《巧手》第一句是“好勤快的姑娘!”这是跛脚赛芬做人的主要品质,也是她赢得尊重和爱情的重要原因。全文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做文章的。

《那双眼》的开篇:“她心儿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脸儿红冬冬热辣辣的……她又觉得有一双灼热的眼睛在暗中凝视自己……”整篇小说笼罩在为这句话所营造的悬念和氛围中。 “昨晚,雅英又被恶梦纠缠了整个晚上。”一句开场白,道尽《情爱世界你和我》中,正兴致勃勃准备婚礼的女主角,突然发现患上绝症的悲情。

在《美梦成真》,“雯玲终于戴上四方帽了!……”显然“终于”和“戴上四方帽”几个字大有文章,它们挑动起我们的阅读兴趣。读罢,越发觉出这些字的沉甸甸分量。有些篇章,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等现代表现手段,使文本意味深长,更耐咀嚼。《遍地小黄花》里,小黄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再婚男女的新居周围,另一次是男主人死后与前妻合葬的墓地。第一次出现的小黄花,隐喻并象征这对不被子女看好的再婚夫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第二次出现在墓地上的小黄花,隐喻并象征未亡人对逝者的真情,消除了子女怀疑父亲的再婚对象是看上他家的财产的偏见。

《那双眼》里,无所不在的“那双眼”,是主要人物渴望爱情的心魔的隐喻。艺术是相通的。人物对话,本是戏剧的绝活,小说家也常拿过来为己所用。曾沛的有些微型小说文本,也充分应用了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如:《身在福中》用对话方式——老姐妹两人的对话,及妹妹的儿媳叮嘱自己婆婆的话,通过现场实景的换地体验和换位思考,让一对老姐妹体悟到各家儿媳关心自己的一片孝心,解除了郁结的不满。

《妙言妙语》更把对话用在人和猫之间。猫不会说话,人难以了解猫的心理。但微型小说既然是小说,作者就有虚构的权利,可以享受展开想象双翅,天马行空的乐趣。名叫苗苗的小猫被女主人冤枉挨打,女主人在公司也遭受诬陷。女主人向苗苗述说自己的委屈,猫“妙啊……妙啊…..”应着,仿佛心里想,自己的委屈谁能理解,又向谁去述说?通篇人言猫“语”交缠。猫含冤的悲伤无法表达,更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受陷害后的无告和无奈。在人猫“对话”中,女主人渐渐反省并宽解了自己。正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三个女生迟到,老师巧妙地用相关命题,先后让她们写纸条和作文,进行测谎,三人编出不同的理由。可谓一波三折,悬疑重重,而意外得到的真相,竟令人哭笑不得。《汽车爆胎》用奇思妙想,表现了三女生的个性和心理活动。

现代社会,推销骗术处处可见。在上门推销者步步进展,丈夫担心妻子受骗,读者也为之捏把汗时,妻子却说:“这将是我下一篇小说的题材。”《请君入瓮》,一如篇名,想把别人装进去的骗子,机关算尽,自食其果。《爱的路上》的表达有点类似。意外、误会,虽然写法传统,依然能给人份突来的惊喜。

《难忘情人节》讲故事的招数,似可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那滩水》巧妙借用了马前泼水的中国传统故事表达主题。

曾沛善于学习,勤于探索,在微型小说创作路上,走出了自己的光彩。商务、社会工作、创作,样样都很努力的曾沛,一如《星星知我心》,她就是那“一闪一闪亮晶晶地有一分光发一份光”的小星星。

小说家族成员中的小兄弟——微型小说是浓缩的艺术,盆景式的艺术。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独立而不可取代。

在自然发展的长河中,各类动植物有总称,也有专属名称。比如鸟类,同为“鸟”,有老鹰、鸽子、喜鹊、鹦鹉、八哥…..之称;同是“树”,有槐树、杨树、松树、梧桐树…..之别,不能以 “鸟”,或“树”,代替同类们的各种名称。因为它们虽然同为“鸟”或“树”,具备“鸟”类,或“树”类的基本性质,但又有各自不可取代的品格和魅力,为不同人所喜爱,或者排斥。以次推而广之到自然界万物、甚至人类社会,都是同样道理。小说家族亦然。同属小说,长、中、短、微型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各有追星族,不能简单以“小说”二字一言蔽之,一统江山。它们虽然可以笼而统之称作“小说”,就像老鹰、鸽子、孔雀等等都可以统叫做“鸟”一样,同样是个独立的个体,它是小说林中自成品像的一种,有恒长的生命魅力。

2006年6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