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微型小说《家》赏析
阿兆
(香港)

家变和母爱,是当代文学常见的母题。对儿女的怜爱,作为父母,特别是作为母亲,特别是作为老辈的母亲是很强烈的;是不带任何条件的,儿女的快乐和幸福几乎便等同她们的快乐和幸福。作者曾沛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代表千万慈爱的母亲发自心底 的爱的宣言:「我永远幸福快乐──因为有你们。」不要少看这么一句话,笔者以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体验到这一句话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支撑日益支离破碎的社会不至于崩溃,如果没有伟大的母爱,相信也就没有生命,或生命失去任何意义。

尊重生命也是作品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讯息。生活总要面对不如意的事情,不应为一时的挫折而自毁,自毁不是一了百了,因为带给关爱自已的亲人和朋友极大的痛苦。当代的父母大都放弃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儿女好好地生活便是他们最大的精神慰藉,身为儿女照顾父母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珍惜生命,让生命焕发温暧人间的星火,便是最好的回报

作品短小(不到七百字)精悍(蕴涵丰厚的情理),前截女主角因丈夫离弃使情绪陷于极低点,作者巧妙地安排母亲的來电,让情节峰迥路转,经过温馨的回忆与冷静地反省,最后以彩虹在望作结,犹有余韵。一般來说,情节式的微型小说在一千字左右,让单一情节有较多的空间开展,若压缩太过,或留白太多,则使作品近似提纲,失去了情节的魅力,状情叙事便易流于精疏。本作品大致没有这个毛病,因为作者剪裁得法,每一细节能环环紧扣,让事态一气呵成。笔者见一些作品,虽已限制千五字,因堆砌太过,枝蔓太多,仍然觉得其空洞无物。本作品的简洁笔法,是值得借鉴的。

附录《家》原文:

“我永远幸福快乐—-因为有你们”

丈夫变心了,只恋新人笑、不理旧人哭……

雅娣觉得自己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完全没有翻身的余地! 什麽方法都想尽了,就是没有办法挽回丈夫的心!

她的思绪很乱很乱,她真想不通:

自已错在那里? 明明白白两颗心彼此相知相爱才走上婚姻,誓言相爱一生一世,怎麽会荫沟里翻船、怎麽会半途触礁? 婚姻道德呢?都巳结婚生子了,怎麽可以说变心就变心这麽任性?

他—-仕祥,竟一手毁了山盟海誓,让她独自浮沉苦海,何苦还要挣扎求存? 生无可恋何不离开尘世求解脱?

不!不! 怎麽可以这麽便宜他、成全他?

对!对! 把两个孩子也一起带走同归於尽! 要他後悔一辈子……

她万念俱灰……恨恨的、狠狠的只一心要他痛心一辈子、内疚一辈子……

就在这关键性的一刻,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来了:

“喂,雅娣,今晚妈煮了你的最爱—-醉鸡,还有少康、少芬的最爱—-香酥鸡,你们一定要回来吃晚餐哦。”

“妈……我……我……

“怎麽了? 一定要过来哦! 我和你爸爸等着你们哦……”

放下电话,心里好像有一股暖流,慢慢流遍全身……

妈妈那阳光的脸容,一而再的出现在眼前……

她突然像触了电似的……

去年,他们兄弟姐妹与妈妈祝寿时,妈妈一脸幸福地对他们说:

“我永远幸福快乐—-因为有你们。”

浸在回忆里,她又回到刚结婚临出门那一刻妈妈深情的眼神……妈妈拥抱着她说:

“从今以後,你有了自己的家。但是,别忘了这里还是你的家。”

拥抱着孩子,她深深自责:

“人做母亲、我做母亲,我的母亲多慈爱! 可我怎麽可以那麽的狠心要孩子去死? 婚姻失败要孩子陪葬? 我怎麽可以这麽失败? ”

下午下了一阵雨,她把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去他们的外婆家享受晚餐和天伦之乐。

一路上,凉风习习,雨过天晴,迎向彩虹,雅娣的心情已开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