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金辉煌的总经理看过设计部所提呈的新产品设计以及宣传品幻灯后频频摇头:
“这样的水平 ,如何与人竞争?无论如何 ,我看我们有必要引进更有知名度的人才!”
“出色的人才,大概都‘名人有主’了!”设计部经理高俊说。
“挖角呀 !”总经理当机立断:“重金聘请之下,一定能吸引人才进入本公司。”
“好 ! 我们马上分头去物色。”高俊附和着,同时也作出建议:“我想,我们还是再谈谈如何修改我们的设计和宣传手法吧!”
於是,众人都提出各人的看法供参考。会议结束之后,高俊召开属下小组会议,把高层的决定传达给属下每一名设计员,嘱遵照指示修改。宣传部经理吴仁也召开他部门会议,嘱改良宣传手法。
与此同时,上层高级执行人员及人事部落力到处张罗、千方百计提出优厚条件以利诱同行的优秀人才跳糟过来 … …
也许是挖角有效,金辉煌的新产品设计和宣传方式都略见改进,颇有创意。高层於是频频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推出新产品并提名参加国家文化艺术旅游部所主办之-年一度的最具本地色彩产品设计奖,人人信心十足的等待佳音。
好不容易等到颁奖礼那天的来临。金辉煌的高层人员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紧张的等待成绩揭晓。
成绩公布那一刻,金辉煌的高级人员全部“脸黑黑”、垂头丧气,因为红太阳的一流人才被吸引过来之后,大奖还是被红太阳夺去!更气煞的是负责产品设计的该公司最近因人才外流而提升的高级设计焦点人物,竟然是曾在金辉煌 任职十余年却一直怀才不遇而辞职的尤冰冰!
金辉煌属下的设计员,见昔日的旧同事得奖,虽然服务机构已不同,也暗地里替她感到高兴,窃窃私语在谈论著:
“这次公司真的是‘走宝’了!”
“上次尤冰冰虽然认为做生不如做熟,可是她还是觉得公司当他是草别人当她是宝,感觉不同,所以才走的!”
“哼!上层只知道一味人才外求;却没留意到公司人才也外流”
而金辉煌的上层人物头上被打了闷棍之后,还是想不通问题出在那里:
“为什么在公司表现平平,在外头却表现得如是杰出?”
金辉煌老总更是黯然神伤的在内心作出痛苦的决定:
“看来 , 我们要调换的是部门经理 !”
当他离去那一刻,无意中听到尤冰冰在接受访:
“我非常感谢公司总经理对我的肯定、提拔和鼓励”
他的脸色更是一阵红一阵青,心里很不舒服:
“我虽然有一双慧眼,可是公司太大了!所以乌鸦飞上别人的枝头去当凤凰,我又奈何?”
赏析一 香港 . 东瑞
《人才外求》中的‘人才’竟是旧时人,不变的是人,变的是‘用人策略’而已.‘焦点集中’– 在单纯中有风云,有变奏,这正是微型的正宗,曾沛可谓深黯个中三味.用平凡题材去‘冒险’,处理上属高难度!正如漫天星光灿烂,作者只想留住刹那芳华,把最深刻的留给读者!摄影中的如花笑靥和迷人身姿, 不正是这‘一刹那’手法吗?
赏析二 中国. 古远清教授
《人才外求》,文字好懂,但里面深藏着外求与内寻的辩证法,很令人深思。有些地方则要猜测,要思考,最终却让人在叹息中感动:
公司最近因人才外流而提升的高级设计焦点人物,竟然是曾在金辉煌任职十余年却一直怀才不遇而辞职的尤冰冰!
乌鸦为什么飞上别人的枝头便成为凤凰?公司为什么会“走宝”?外求人才为什么不首先用好自己的人才?这几个问题,便加深了《人才外去》小说的思想力度。可见,曾沛不满足于快餐写作,不满足于只讲故事,她还追求意境的旷达和思想营养的丰富。那种认为微型小说只能供人休闲而不能提供思想养料的看法,显然不适合曾沛的作品。
赏析三 —中国 肖成
《人才外求》采用反转式叙术进述了一则职场竞争中挖墙脚的故事,讽刺了不反省自躬,却诿过于人的人性缺点。让人不禁联想到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指出的问题实质: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何也?非愚与虞而智于秦,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太史公一席话的确道出了问题的关键与用人的奥妙:人才不仅在于发现,更在于死用,而用与不用,又恰在于用人者之明于不明。倘若不量材而用,非知人善用,视宝玉为瓦砾,人才与庸才又有何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