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茫无目的地走到江边,心想:

“跳进江算了!反正不会游泳,一定会淹死!”

她摸摸裤袋,还有点钱。

“吃饱才死吧?做个饱鬼总比做个饿鬼好。“

来到餐厅,待应生把餐单送上。

她发觉这餐厅老板真用心,把餐单设计得这么美,看起来每道菜都经过精心设计!她点了一道美食和一道甜品,望望四周,每人:单身的、一双一对的、成群结队的、一家大小的,个个吃得不亦乐乎……

看来,没有一人像她一样,是来“最后晚餐的” !

一道美食摆在她眼前,她心情好多了!

出甜品的当儿,她食欲加强了!她又多点了个甜品……

美食当前,她心情慢慢好转……

他,那负心郎无情的“死相”似乎又像冤魂般出现……

可她想,就算她看不开死了,他也不是照旧风流快活?

她为何还要伤害自己?

从此,她一不开心就想到美食。反正,点到不好吃的可以再点别的。

她爱上美食了!她可以尽情的爱,美食是不会变心的!

她可以挑食、尽情的挑食;可以情有独钟同时又能博爱,也不会伤害到任何人,与美食谈恋爱多好,永无烦恼!

她没有真正快乐起来,她只是不选择死,却选择了“大吃特吃”来麻醉自己……

她不只快乐不起来,还有了身型变胖的烦恼。其实,她还未能放下那段感情……其实,那只是一个她自以为可以放下的假象……

祸从口入,渐渐地,她胖起来了!她不止失恋,还更难找到恋爱对象!

她更痛苦……但是她没有绝望,也没有想死的念头……

从那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吧!

她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

她需要一些时间……

赏析

《最后的晚餐》描述了一位失恋少女的故事,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客观真实地将失恋后的伤心痛苦展现的淋漓尽致。原本想要为爱殉情的女子,因为想要做个饱死鬼的想法而来到餐厅享用自己的最后一餐,但没想到美食却让她的心情逐渐好转,想到自己死了负心郎还是会一样逍遥快活,那为何还要伤害自己呢?从此她将爱与伤心全部寄托到了美食的身上,她自我安慰,与美食恋爱。但表面上的快乐依旧无法掩饰心中的落寞,她用美食麻醉自己,身材逐渐走样,于是便在更加痛苦与吃的更多中反复纠缠……庆幸的是她始终没有绝望,安慰自己为自己加油打气,或许她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曾沛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这个故事平淡真实地讲述给我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情绪的渲染,却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仿佛置身事外,却又好像就是曾经的自己。爱情是最动人心弦的那一首歌,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话题。但能将失恋的悲痛与爱情的哲学如此平淡地诉诸于世人,曾沛做到了。

曾沛善于将“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爱的关心鼓动下,她不断的发现着问题,但从来不教导,而是在创作中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倾向,从而引发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赵洁点评,摘自  :

新世纪东南亚华文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