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的微型 — 陈政欣
在第10届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湖北武汉的古远清教授提呈有一篇<曾沛微型小说的质感与美感>的论文,阐述了这位来自北方大国的学者对曾沛微型小说的评估与感觉。
古远清认为马华文学的创作方向可分三大类,既传统的写实,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这是古教授简易的区分法。古教授很自然地,把曾沛归纳为传统的写实,并列举了曾沛的几篇小说来支撑他的看法。
曾沛的微型 — 陈政欣
在第10届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湖北武汉的古远清教授提呈有一篇<曾沛微型小说的质感与美感>的论文,阐述了这位来自北方大国的学者对曾沛微型小说的评估与感觉。
古远清认为马华文学的创作方向可分三大类,既传统的写实,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这是古教授简易的区分法。古教授很自然地,把曾沛归纳为传统的写实,并列举了曾沛的几篇小说来支撑他的看法。
大马华人生活的原生态展示
——读曾沛的微型小说集《拍案叫绝》
上海·邵德怀
她写就的多是社会传真和传奇
读完曾沛的微型小说集《拍案叫绝》,又仔细阅读该书的“后记”。通常,作家为自己的新书撰写后记,无非为着介绍自己的创作缘由和主旨,说明创作的经过等。无论有意无意,作家都是为着帮助读者把书读懂和读明白。现今的文学世界,横跨纸媒与网媒,上天入地,阴阳双界,古今穿越,作家做一些“后记”工作,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作家采取传统现实主义手段从事创作,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后记”的意义。因为透过文字,我们似乎太容易把握作家和作品了。不过,如果转过一个弯,我们却可看到别一层面上的意义。
曾沛在“后记”中说,她书中共收五十篇微型小说,其中:从《弃妇》到《再续前缘》计13篇,“都是写时下随时会发生在人们身上的家庭事”;从《病》到《妈妈的智慧》计12篇,“都是刻画老年人心态的篇章”;从《情缘》到《需要您的祝福》计14篇,“都是描绘男女、夫妻间情情爱爱的事”;从《醉》到《拍案叫绝》计11篇,记录的则是“发生在都市的小插曲和社会小品”。如果加以抽象,我们可以说,曾沛的微型小说侧重描写的多是家务琐事、老人心绪、男女情愫。从分类角度看,曾沛的类型划分并不完美。“家务琐事”、“老人心绪”、“男女情愫”三项,其实均可归入“社会传真”和“社会传奇”。曾沛作为一位创作历史很长、作品数量颇丰、成绩有目共睹的写实型作家,无论她如何变幻求新,包括上述各类小说在内,大体上她写就的仍然多是社会传真和传奇,即使偶尔在《灯光蝶影》中勾画出人死而化蝶的场面,也不能改变我们对她的基本判断。
我愿意这样解读曾沛:她是一个性情厚道、与人为善的女子,处事有度量,待人有分寸;她是一个为生活在商场奔波有年的女子,风浪时时有,麻烦频频出;她是一个华人家庭的主妇,有身为人妻的但当,有身为人母的责任。这一切综合起来,把她锻造成为一个沉浸于生活波澜和人间烟火、带有明显世俗人伦气息的女性作家。所以,她常常更愿意从女性视角出发,描摹世态人生。进一步讲,她似乎更认同和看重主妇的角色,往往有意或无意地以主妇的心态看待角色,以主妇的思维去驾驭角色,甚至以主妇的口吻(语言)去叙述(描写)角色的生命履历。年轻读者,也许会读出她创作意识的传统色彩和语言组织的时代痕迹;中年以上的读者,则可能更多读出过来人的社会责任和良苦用心。
从小小说看女性的智慧
——读曾沛《拍案叫绝》
2012年11月2日
•东瑞
曾沛除了荣获“拿督”称号外,目前是马华作协副主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不妨也可赞美她为创作小小说的劳动模范。继《勿让爱太沉重》之后又出版了这一部《拍案叫绝》。50篇小小说体现了她对人生、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职业女性的智慧,而当年的参政经验、媳妇角色和与夫君共营的运输业,成了她创作的丰富无尽的源泉和财富。在后记里,曾沛毫不违言,家庭亲情、长者生活和心态、男女情爱以及较少的“世情”题材,成为她写小小说的几个主要题材范畴。作为一个男性读者,我对曾沛的关注事物很感兴趣,发现她除了非常留心生活的细节外,也充满了女性处理家庭问题、观察人物的不凡智慧。
Page 2 of 5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